【陜西鴻塬種業有限公司】油菜不再得“癌癥”

2022-04-12

編者按:油菜是我國播種面積最大,地區分布最廣的油料作物。但是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根腫病的困擾。根腫病是油菜根部的腫瘤,2010年開始在四川等地出現快速傳播勢頭,目前已成為限制我國油菜產業發展的嚴重障礙。華中農業大學油菜科研團隊在傅廷棟院士的帶領下創新攻關,成功培育出油菜抗根腫病新品種,為我國油菜根腫病的防治提供了經濟、有效的途徑。

本報記者何紅衛樂明凱

2月17-18日,湖北省農業廳在湖北省枝江市、沙洋縣組織了油菜抗根腫病新品種考察觀摩活動,湖北35個油菜主產區代表參會,全國油菜遺傳育種、栽培、植保、病理、分子生物等領域的權威專家組成專家組,對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傅廷棟團隊主持選育的新品種田間抗病性進行了現場鑒定。

“專家組一致認為該研究在培育抗根腫病油菜品種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專家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官春云表示,在我國油菜根腫病迅速擴展的背景下,從這些示范點的情況來看,華中農業大學育成的我國首批具有應用價值的抗根腫病油菜品種,對根腫菌4號生理小種具有免疫抗性,對保證油菜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也為我國油菜抗根腫病育種提供了寶貴資源。

十字花科的“頑疾”,根腫病危害重、擴散快

“根腫病是根腫菌侵染致病,專性危害油菜、大白菜、甘藍、蘿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世界性土傳病害,5年時間即可從病發減產到造成絕收,現已成為油菜的主要頑疾之一。”抗根腫病油菜品種主要研究人、華中農大植科院教授張椿雨介紹了油菜根腫病發作后的癥狀,油菜感染后,通常會造成根部變形膨大,形成大小不一的腫瘤,由于營養流失,即使開花也很少結籽,嚴重情況下小苗枯死,造成缺苗。成株期植株生長遲緩、矮小,外葉常在中午萎蔫。后期外葉發黃枯萎,有時全株枯死。

據了解,油菜根腫病,被稱為十字花科的“癌癥”,可防不易治。而且其病菌傳染性極強,首年一株得病,次年全田遭殃,一戶農田病,全村人擔心。如不及時控制,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作物也有感染風險。

“根腫病近年來在宜昌枝江等地擴散很快,農民快種不下去了。”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宜昌綜合試驗站高級農藝師程雨貴說,由于喜愛菜籽油和油菜能肥田,宜昌產區農民種油菜積極性一直很高,可是近年來根腫病老重病區連片發作,新病區不斷出現,2016年秋季宜昌油菜根腫病發生早而重,如枝江市問安鎮的水田油菜基本全部被根腫病感染,發病率普遍在50%以上。

“2016年沙洋油菜根腫病發生面積達16萬畝,占全縣油菜面積的26.5%,比2015年增長12%。”沙洋縣農業局局長李家林說。沙洋是國家重要商品油菜籽生產基地,已成功舉辦了九屆油菜花旅游節,油菜是沙洋的金字招牌,根腫病防控刻不容緩。

“根腫菌在土壤中存活壽命長達10年以上,主要以流水、帶病種苗運輸和農事操作等方式進行傳播,雨水多、溫度在25攝氏度左右適合根腫菌侵染。”張椿雨告訴記者,隨著農機跨區作業增多,根腫菌的傳播更為快速。據不完全統計,四川省是我國油菜根腫病第一大病區,發病面積超過300萬畝。湖北、云南、貴州、陜西、湖南、安徽等油菜產區均有不同程度分布。加拿大自2003年發現根腫病以來,油菜發病面積已在1500萬畝以上。

綜合防治辦法,選用抗病品種是良策

根腫病如何防治?據專家介紹,可通過輪作、推遲播期、凈土育苗移栽、施用石灰氮、種植抗病品種等農業方法,以及采用化學或生物農藥等方法防治根腫病,降低發病指數。

如果冬季不種油菜種小麥,長江流域雨水多,小麥受赤霉病影響品質會大打折扣。華中農大植科院教授周廣生建議,在重病區,可盡量采取水旱輪作,油菜和玉米搭配種兩年后,再改為油菜-水稻,并通過秸稈還田、開深溝等措施,讓水排快一點以達到降低發病目的,此外在病區作業過的農機一定要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專家介紹,根腫菌適合發病溫度為25℃,四川等地通過推遲播期,在10月下旬溫度降下來后再播種,可減輕受侵染的程度,經凈土育苗栽培后,油菜感病相對較輕,直播時每畝田塊配合施用30千克石灰氮,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但每畝增加成本在50-100元左右。

 在韓國、日本,對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進行藥劑防治成本每畝花費在200元左右。與蔬菜相比,油菜產值較低,防治投入受限,因此,在歐洲、加拿大等地的油菜根腫病防治均以種植抗病品種為主。

過去,我國油菜根腫病并不嚴重,2010年湖北油菜根腫病還只是零星狀態,傅廷棟院士帶領的華中農大油菜團隊便聯合沈陽農業大學蔬菜學科,開始利用大白菜、蕪菁等優異抗病資源,通過遠緣雜交、分子標記、回交等方法將抗病基因導入到“華油雜62”、“華雙5號”中,選育了“華油雜62R”、“華雙5R”。R意為抗性(resistance),區別于普通不抗病品種。

2月17日,專家組在枝江市問安鎮龔橋村考察華中農大的示范點,5個參試品種采用統一規范栽培管理,三次重復,其中2個抗病品種,3個感病對照品種為當地大面積推廣的油菜品種。專家組在每個品種每次重復隨機選擇3個取樣點,每點1平方米,統計總株數,計算發病率。

考察結果顯示:抗病常規品種“華雙5R”發病率0、抗病雜交種“華油雜62R”發病率1.2%。3個感病對照品種發病率則分別為87.1%、96.5%、94.5%。

 “2016年湖北油菜籽總產量仍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按照《種子法》要求,湖北將做好油菜抗病新品種登記、推廣及擴繁等工作。”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鄧干生期望相關專家能給予湖北油菜產業更多支持。

 院士專家把脈,未來需培育更多的抗病品種

“科研永無止境,學校將始終站在三農需求最前沿服務社會開展創新。”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大校長鄧秀新表示,隨著時間推移,高度依賴自然要素生產的農作物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要圍繞最新的生產需求確定科研目標。要學習傅院士近80歲高齡還保持創新激情的精神。

“各學科、各級各部門的協同創新,選育出了抗病新品種,避免一個病害毀掉一個產業的情況發生。”農業部科教司巡視員劉艷感觸地說,農業科研也要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形勢,超前部署,做好體系人才儲備,一旦發生新的病害等問題,品種、技術都跟得上。

 “良種也要良法來配。”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教授宋寶安建議,有了好品種,還要掌握發病規律,注意播種方法、播種時期、采用化藥處理,通過集成創新建立綜合防控體系,同時要制定抗病油菜品種的輕簡化栽培標準。

 “從植物病理的角度做好病害防控也是一個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農科院院長陳劍平建議,要弄清根腫菌發生的來龍去脈,明確生理小種變異與油菜抗性間的互作關系,要研究怎么通過切斷侵染源實現病害防控,如通過在種衣劑中添加生物制劑的辦法建立微生物拮抗群落從而達到抗病目的。

“生理小種經常會變,要把病原菌的變化規律研究清楚。”曾長期研究油菜菌核病的官春云院士建議,溫光水肥等外界多因素條件對根腫病防治的影響也要梳理清楚。

“要盡快推廣抗病品種,并盡可能全面收集抗性資源材料,做好基因定位工作。”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農大教授張啟發建議要特別注意土壤酸化對農業生產所帶來的系列問題,應考慮施用生石灰以提高土壤PH值并達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抗性可靠的品種極具應用價值。”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漢中研究員建議在下一輪油菜國家產業體系中增加根腫病綜合防控崗位,加快育種資源在全國的聯合利用,加速技術推廣。

“選育抗病品種是經濟、環保又最有效的植保防控措施。”長江學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康振生建議,后續應該加強抗病資源的挖掘和利用,搞清各類生理小種的致病機理,形成一整套病害綜合防治方案。

“選育出抗病品種并非一勞永逸,自然界存在多類生理小種,現有鑒定結果表明我國根腫菌生理小種以4號為主,但對不同生理小種區分的準確性還有待于加強”。張椿雨表示,接下來將認真消化吸收院士專家們的建議,進行多抗病位點聚合育種,不斷加強根腫病抗病遺傳、抗病分子機制等方面研究,以培育出對根腫病多個生理小種同時具有抗性的優良油菜品種。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上一篇
下一篇

陜西鴻塬種業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 029-68633296

公司地址: 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

分享: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在線留言

提交

在線留言

Copyright ? 陜西鴻塬種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技術支持:萬商云集|企業資質

Copyright ? 陜西鴻塬種業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技術支持:萬商云集|企業資質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_亚洲欧洲美洲 一卡二卡_影音先锋欧美第30页_一级a性色生活片久久无码